我爱我的小院诗
我写了一辈子乡土诗,几乎首首都诞生小院里。小院围绕的地盘是乡土,小院中的房屋、葫芦棚、瓜豆菜等都扬洒着浓浓的乡情。诗人在这里,根扎在泥土,藤爬上院空,情流在小院的生活里。写出的诗自然是乡土诗,抒发的情表现着广阔的大乡土。我写过一首《我的诗》:“葫芦藤吐的银须,乡村黎明声声鸡啼,/小草脸颊上的露珠,春犁扬起的泥土气息/都是我心灵的蜂巢,酿的枣花蜜般的诗意。”我写的一万多首诗,总属农家小院派的诗,实际是一滴水见太阳,我的乡土诗都是从祖国大地上长出来的,它之所以显示了乡土诗的风采,都是每一首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。
乡土诗永远根深叶茂
1981年,我去四川出席乐山诗会,认识了女诗人傅天琳,她在一个果园里劳动了19年,有着一身的果香味。她在絮语中写道:“要想诗情不枯萎,只有伸进泥土。”在他的《绿色的音符》诗集中,有一首:
早落的果子
我还没有成熟哩
我应该长在树枝上
是风把我吹掉的吗
还是缺少光和水的滋养
请拾起我吧 拾起我吧
不要让我霉烂在地上
这不是对生存的祈求
而是对贡献的渴望
诗的本身就体现了,她对乡土诗的观点。乡土诗人,必须扎根泥土,不管离生养的故乡走得多远,也不能忘了乡土,不能忘了父老乡亲,不然自己的乡土诗就很难写出味道来。
乡土诗的语言美
意境美,含蓄深,读来有着行云流水般的清韵,我认为这是乡土诗的语言特点。诗人的语言,不是让人看不懂,而是让人读后有味。著名诗人沙白,曾在《萌芽》任过编辑,《中国百家乡土诗选》选了他一首诗:
水乡行
水乡的路
水云铺
进庄出庄
一把撸
鱼网作门帘
遮满树
走近才见
几户人家住
要找人
稻花深处
一步步
踏停蛙鼓
蝉声住
水上起暮雾
儿童解缆送客
一手好橹
句子很短,只有三五句,全诗不长,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图。语言美,意境美,全诗更美。这样的乡土诗,美成为诗魂,太受读者青睐了。
本文地址:我的乡土诗絮语(3)